荣维东 Ι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新追求
为思维而教:李斌老师的语文教育追求
文/荣维东
李斌老师提出“为思维而教”,无疑是具有相当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他的这一教育主张,与我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直觉和实践经验不谋而合。我为他们超凡的实践勇气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这项宏大的研究感到忧虑。好在他聚焦“小学思维写作教学实践研究”,并成功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这样便有了开展规范性科学研究的可能。本文是我所了解到的他们已有的实践,同时也对下一步的探索提出一些建议。
一
李斌老师的语文教育理念与追求
语文要为思维而教在进行某种语文教育主张的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尽可能搞清楚其学科课程原理,然后进行教学实践和策略开发,才有可能是科学、坚实、有效的。
语文教育的目标任务是一个很复杂的议题:如工具派认为语文的核心是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注重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人文派则注重语文教育实质是一种思想、道德、情感、人性的培植。当然,还有情感派、文学派、美育派、语用派等等,其实都是为自己的语文教育主张进行价值辩护。
因此李斌老师提出语文“为思维而教”的教育主张,这既抓住了语文教育的核心,也抓住了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症结。
李斌老师针对我国语文课堂思维缺失原因指出了四点:一是照本宣科,一讲到底,“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二是当今的电子媒介泛滥和不恰当的课堂教学方式“挤占学生思维的空间”;三是老师的课堂教学“缺失思维教学的‘支点’”;四是教师“缺失思维教学的策略”。
毫无疑问,这些判断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于是李斌老师结合他们的“思维教学”主张,开展了自觉的课堂教学实践,研发了大量课例,摸索出了一些语文课思维教学的实施策略。
运用挑战性问题,触发思维
他意识到只需要简单提取信息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浅表性问题。只有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触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他们高阶思维能力。而设计挑战性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对课标、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
如在教学《怀念母亲》一文,他将“为什么文中要插入日记”作为挑战性问题。在教学“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时,设计了毕业生“用研究报告为母校献礼”这样的写作任务。
开展协同学习,共振思维
协同学习就是以学生中心,进行小组合作,多主体多层次的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不断反思,思维不断深化,向着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发展。
通过思维可视化手段,外显思维
思维可视化教学在国外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广泛,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也正方兴未艾。“思维可视化”是指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路径、结构、方法及策略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这有助于学生将学习策略外显化、可操作化,提升思维水平和技能。
通过有效追问,提升思维
追问即“二度提问”“多次提问”。追问作为前一次提问的补充和深化,有利于促使学生重新回到文本,或者联结生活去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从而提升思维的品质。追问不是随意地问,教师应把握好追问的时机,问到点子上。李斌老师总结出了“在失向处追问”“ 在困顿处追问”“ 在肤浅处追问”等有效的追问策略。
李斌老师是我的“交际语境写作”理论最初的实践和探索者,2014年 “重庆市交际语境写作实践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他早前著名的习作课《跟帖》应该是“动态语境持续催生语篇产生”的成功案例。后来又上了《囧事》,运用“囧事吧”网络调查结果,营造真实交际语境,让学生主动完成“选材”的思维发散和聚焦。
二
对语文“为思维而教”实践的建议
历史上,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向来争论不休。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思维即无声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不可分离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提出,语言只是思想的符号,思维不能等同于语言。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
思维类型复杂多样。如根据思维凭借物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思维中创新成分的多少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据思维方式方法分:形象思维法、演绎思维法、归纳思维法、联想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移植思维法、聚合思维法、目标思维法、发散思维法。
思维的三个维度
思维不仅包括思维方法和技能,还包括一定的思维态度、习惯和品质,为此可以将思维分为如下三个维度:
六个层面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1956年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思维主要属于认知目标领域。它分为由低到高不断递升的六个层面,即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001年安德森对上述分类进行修订,区分了知识维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这样分类系统严密,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语文教育中,机械识记的内容比较多,教师灌输仍然较多,真正的高阶思维的内容严重欠缺。我们需要运用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框架,去分析整理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多层次理解思维教学。
一个核心: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为:解释、分析、评价、推论、说明和自我调节。批判性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综合思维,是一种崇尚人类理性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表现为好奇、怀疑、审慎的心态,不轻信,不盲从;思想开放,多元价值取向兼容;崇尚真理和人格独立,追求公正性、正确性和合理性。
传统的语文教育是基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认识发展的假设设计的,过分重视了形象(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重视不够。目前西方的教育中有一种将“批判性思维”扩大化并将思维素养综合化系统的趋势。我们可以在“批判性思维”框架下整合其它理性思维模型,开展新型的语文教学。
思维作为课程目标内容
在当今我国“课标”中有一些关于思维的表述。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祟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阅读是的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作为学习方法策略
思维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应该主要是以“方法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出现的,但是这些内容在教材和教学中并没有明确起来。比如“分类、分析、综合、比较、联想、想象、演绎、归纳、概括、模拟、具象化、发散、聚合、求异”等这些概念和“如何做”的方法,在教材中是很少见到的。
他们会要求在表格纸上写下了SWBST提示,并提出几个指导问题:
人物(Someone):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谁?
想要的(Wanted):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但是(But):这个故事里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让角色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所以(So):这个角色做了什么回应或者解决了他的问题?
然后(Then):故事是怎么结束的?这样操作性很强的。
这种阅读策略往往是以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多样态呈现的。这项工作本来应该有教材编者完成,目前的统编本教材已经借鉴了一些,但还很不够,需要老师们进行总结和开发。
思维作为教学工具
这是针对老师教学来说的,这也是李斌老师团队目前的最大的着力点所在。他们倡导“思维可视化”,致力于教学支架的开发。
(原文载于《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19年第8期)
编 辑:曹晓琳
审 核:李 斌